当“爱国三问”在西北边陲回响……
近日,在新疆中哈边境的白哈巴村
有8名正在参加社会实践的
南开大学师生因暴雪被困
他们被白哈巴边防连官兵营救后
与“最可爱的人”一起踏上了巡边路
在界碑前唱响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这段特别的经历被央视报道后
许多网友表示
“歌声响起的瞬间 眼眶就湿润了”
今天,跟随南开大学师生的讲述
一起踏上这趟触动心灵的行程吧
“西北之北,大雪纷飞。走不完的巡逻路,看不完的界碑……”1月8日,在G219国道上,“重走戍边路,体悟戍边情”南开大学“师生四同”社会实践队一路听着《西北之北》这首戍边歌曲,乘车朝祖国最西北处的5号界标前进。
走访:一个连队和一个村庄的故事
实践队走进白哈巴村,便受到了村长库塔西的热情接待。他带领大家参观白哈巴村小学,为队员们讲述该小学的“军校同心育人”特色。
在村长的组织联络下,实践队有幸来到一户村民家中进行入户采访。
村民为师生分享了边防连战士们守护村民安全的故事。她讲道:“‘有矛盾,有困难,找连队’已经成为了我们村民的共识。连队战士们总是帮助我们解决困难,教我们种菜、做饭,宣传民族团结政策,军医们也常给村民们看病……他们在,我们就很安心。”
救援:当队伍返程遇到大雪封山
返程之时,阿勒泰持续多日的强降雪却把师生们困在了雪山中。
“刚出村口不足五百米,车子就开始打滑,尝试了多次无法上坡。一位巡逻的边防连战士正好经过,了解清楚我们的困难,便联络连队前来帮忙。”南开大学团委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督导中心主任、此次实践队带队老师张思一说。
连里接续派出铲车、装甲车和四名边防战士前来救援。战士们告知师生目前因交通管制大雪封山的消息,还暖心护送车辆回到村内,协调相关民宿进行保障。
一路上,师生们热泪盈眶。
共建:踏上这条风雪巡边路
数公里的巡逻路,战士们已走了无数遍,早已习以为常。但对于第一次走上边防巡逻路的师生来说,却充满了挑战。从连队出发不久,道路上厚达半米的积雪就让师生感受到了边防巡逻的不易。
实践队队员魏昊宇说:“想要一鼓作气走到5号界碑的终点,但行程还未过半时,就感觉每走一步,腿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。这其实是边防战士每一天都要走的路,我就想起了之前在课本上学过的一句诗,‘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’,今天我们身边的就是这些以身报国的人,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深切地感受到,我们脚下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,大好河山、寸土不让。”
身旁是皑皑的白雪,脚下是神圣的国土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进,师生终于随边防战士抵达了中哈5号界碑。
亲身体会到了巡逻路上的艰辛,同学们对于边防战士的守护又增添了一份敬畏。实践队队员李佳音难掩泪水,“我们有着相仿的年龄,可他们却坚守在戍边一线,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。在这里,我想向各位戍边战士们说一声‘你们辛苦了!’”
站立在界碑前,师生认真听官兵讲述界碑的历史和边防情况,一笔一划为界碑描红,还和战士们一起展开五星红旗,高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。
感动:当“爱国三问”在西北边陲回响
“你是中国人吗?”
“是!”
“你爱中国吗?”
“爱!”
“你愿意中国好吗?”
“愿意,愿祖国繁荣富强!”
89年前,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在新学期“始业式”上,向学生们提出振聋发聩的“爱国三问”。如今,庄严的界碑前,南开师生和边防官兵重温了这青春激荡的“爱国三问”。
祖国的西北之北,这场特殊的仪式,不仅见证了不同的青春碰撞带来的感动,更是一群青年人用热血青春守护祖国的深情告白。
据悉,为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2024年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“卫国戍边”专项活动邀约的号召,学习践行南开大学“知中国、服务中国”的光荣传统,一月伊始,南开实践队从渤海之滨一路向西,前往新疆雪都阿勒泰地区开展卫国戍边主题实践,沿着祖国边境线一路研学,寻访戍边故事,探寻卫国印记。
往期回顾:
来源:南开大学融媒体中心 南开大学团委
综合央视军事
记者:刘喆萱
通讯员:张思一 李佳音
编辑:肖涵 刘喆萱
审核:吴军辉 李享 刘畅